大国品牌搜索
中国质量监管网
中国质量监管网
独家专访|这个开了200家店的披萨品牌,选择放弃加盟



从100家店70个加盟商

到200家店40个加盟商

在正式录制开始前,内参团队来到比格比萨总部办公楼踩点。

在问及比格目前规模时,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提到:“现在的比格已经有200多家门店,下一步计划在年底开出40家,明年新增100家。”

赵志强回忆道:“10年前,比格刚到达100家门店时,有70%都是加盟商。现在的比格已经有200家门店,其中40家是加盟的范畴,剩余的160多家都是直营。”

听完此话,在场一行人生出了一个很大的疑问,站在比格的立场上来看,加盟无疑是能够快速拓店的一个绝佳时机。哪怕是挥起镰刀割韭菜,也能快速的让品牌势能再进一层楼。

换句话讲,韭菜这么多,为什么不割?

当访谈正式开始时,赵志强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比格不是不做加盟,而是现阶段的比格不做。

我们做加盟做得早,品牌创立不到一年的时间时,就开放了加盟。当时资金不足,又没钱又想开店,只能借力加盟模式,放两三家加盟店,开一家直营店,如此循环,先把比格这个企业做起来,利用规模优势进行采购。但随着门店数量越来越多,加盟商的数量也水涨船高,管理难题随之而来。”

2010年,赵志强开始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加盟商都能跟上总部的步伐。

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后,荷包逐渐丰盈的加盟商开始有了自己的算盘,这时的比格很难再去约束和管理部分加盟商,而加盟商也不再愿意为了品牌建设二次投入。

意识到这点的赵志强开始有意控制加盟门店的占比。

“我知道我现阶段该干什么事,目前比格就奔着500家直营店的目标去努力,用直营去打天下,只有保证直营店的占比,才能保证品控一致,才会有强大的品牌势能。之后再谈加盟,当有了强大的管理基础做保障,再放加盟的市盈率一定会比现在强很多。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

也是有了这样的自信,比格开始减少加盟商数量,将门店把握在自己手里,从一开始70%的加盟占比降至现如今的20%。

内参君不禁开始好奇,能有这样的耐性和坚持,比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品牌?创始人赵志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做汉堡的话,可能我已经失败了”

同样作为西式快餐的大单品,汉堡比披萨竞争更激烈,也更容易跑出大品牌。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众品牌的迅速扩张也不断的验证这一点。

今天的赵志强在看汉堡品类的增速时,没觉得后悔。他说:“如果我做汉堡的话,可能已经失败了”。

对他而言,做披萨是个正确的选择。更严谨地说,改做披萨是个正确的选择。

赵志强最初也是汉堡派的创业者。1999年,他在老家开了一家自己的汉堡店,开始了第一段餐饮创业历程。当时他主要卖汉堡,但也陆陆续续加品类,上了披萨等其他西式小吃快餐。这家店逐渐发展成一个以汉堡为主打的西式快餐店。

2001年,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快要到而立之年的赵志强想要走出老家、找找机会。恰逢北京申奥成功,于是他和妻子来到首都。在北京考察了一圈后,赵志强深深折服于肯德基、麦当劳的发展,他意识到:“(汉堡)这个方面我们没有太多机会了”。

虽然有被冲击到,但赵志强不至于迷茫,因为他又被另一个品类的“王者”必胜客冲击到。

当时的必胜客虽然店不多,但店店生意火爆,周一到周五天天排队。必胜客卖的可不是什么平价产品,一张披萨百八十块钱,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

赵志强认为,披萨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单品,他做披萨有优势。

赵志强认为披萨有潜力:

1、很多顾客喜欢,有市场;

2、披萨品牌少,竞争对手少;

3、定价比汉堡更高,但成本只需要一二十块钱,毛利能到80%,有利润空间。

赵志强认为自己做披萨有优势:

1、我做过披萨,有技术,不算门外汉;

2、我有餐饮从业经验,我可以找到一个区别于必胜客的定位。

他决定来有很多披萨爱好者的北京,开一家和必胜客不一样的披萨店。

“必胜客价格高、定位家庭、做零卖,那我就价格低,定位学生、做自助。”随后,赵志强创建了比格比萨,定位为“高性价比自助披萨”,首店开在北京高校云集的海淀学府路。

从定位来看,比格比萨和必胜客不同,却和那家汉堡店的有一定相似度。

比格比萨很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很快,赵志强在学府路周边复制出了四家门店,比格比萨完成从0到1,再到5的进阶。俘获海淀学子芳心的比格比萨,开始将目光投向西城、东城的学生们。

为什么是学生?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学生群体的接受能力强,彼时的披萨在中国消费者中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借由学生之手,可以培养消费者;其次,学生的传播能力强,有助于打开知名度。

所以,比格的前5家店,都没有离开学府区。

赵志强认为,五家店对于一个品牌来讲是一个转折点。品牌门店数达不到5家,还不能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过于分散;当数量超过5家还不能重视时,在管理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

在5家店之后,比格比萨抓住时机,迅速的跑了起来。在2012年前后达到了百店目标,现在已经有了200+门店。


敢于“放弃”顾客

时间来到2010年,当时一家海鲜烧烤自助店,开到了比格北京上地门店对面。这家海鲜自助开出,也让比格上地店客流大幅衰减,没有了生意。

“那家店里什么都有,SKU能达到400多个,各式鱼虾蟹肉甜品小吃非常丰富……”赵志强回忆道:“当时就有比格的消费者跟我反映,比格产品太少了,希望我们可以丰富一下。”

其实,这种反馈不是第一次听到,在比格成立的20多年里,“丰富产品线”这个声音一直在赵志强耳边萦绕。

但赵志强在这件事上,十分坚定:“如果顾客仅仅是因为哪家肉多、哪家便宜,就选择哪家的话,这批人也不是比格想服务的客户,要敢于‘放弃’这批人。”

“我从比格创立之初就一直在做取舍,要知道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相较于一般200-300个SKU的自助餐,比格目前的SKU只有130种,我们每4个月还会再次上新,对销量不好的菜品进行轮换。

这样一来,选择比格的消费者一定是因为产品,而并非模式。”

对于比格之后的发展,赵志强提到:“聚焦,聚焦,再聚焦。”聚焦到披萨上,聚焦到客群上,聚焦到信息化管理技术,都是现阶段的比格要做的事情。

最后临别时,秦朝问道:“您觉得比格还需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做到中国披萨第一?”

赵志强答:“再给比格十年。”


邮箱:chinaqsnet@163.com 技术支持:010-64256199 监督电话:010-8465025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Copyright © 2023 《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质报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市先平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2021002308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抖音号
扫码关注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