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品牌搜索
中国质量监管网
中国质量监管网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

中粮国际

 

中粮集团农粮业务的唯一海外统一采购、调配、投资和发展平台。 

       中粮国际拥有成熟的大宗农产品经营模式和较强的贸易、资产管理能力,资产布局深入南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产区腹地,并在巴西桑托斯、阿根廷罗萨里奥、美国圣路易斯、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和罗马尼亚康斯坦察等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和内陆物流节点拥有中转基地。

       通过全球一体化网络布局,中粮国际将农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在全球粮食产区与销区之间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体系,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构建集收储、加工、物流、销售贸易、分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企业,经营品类涵盖大豆、玉米、小麦、大麦、糖等,以整体协同优势实现高效运营和系统低成本。

       中粮国际正在加快打造全球供应链与中国需求相结合的特有商业模式,依托中国和亚洲稳定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将全球供应链系统及粮源掌控能力与国内物流、加工、分销网络有机对接,以特有竞争优势重塑全球粮食市场竞争格局,持续深化集团国际化经营探索,成为世界级一体化农业供应链企业。

中粮贸易

中粮贸易致力于为中国农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农业服务,为产业客户提供全球化、多渠道的原粮贸易解决方案。经营范围涵盖粮食农业产业化经营,原粮国内、国际贸易及电商平台;主营品种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及大豆等。 

       中粮贸易总储存能力超过3000万吨,拥有港口年中转能力近2200万吨,东北日发运能力超过30万吨,经营布局遍及我国粮食主要产销区。近年来,公司全面加强粮源掌控力,推动“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的平台合作模式落地,与各平台资源投入方共享平台收益。持续创新业务模式,为原粮需求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农产品交易平台,为产业下游提供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服务方案。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基于海运、铁路、集运、汽运等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营体系,为行业提供更为“畅、优、廉”的物流综合服务。

       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内强大市场需求,公司将努力践行“粮达天下,惠泽四方”使命,继续发挥一体化优势,全面加强客户服务,促进粮食供应链高效运转和行业整体效能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行业整体进步。

中粮粮谷

从事大米、小麦和啤酒原料加工、贸易及销售。 

       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从事大米、面粉和啤酒原料加工、贸易及销售的专业化公司,是中粮集团粮、油、棉、糖核心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粮粮谷承担保障国家主粮安全、执行粮食宏观调控的主体责任和保障食品安全、产品供应的重要责任,各项业务在国内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中粮粮谷传承中粮集团历史最悠久的多个业务,其中大米业务始于1952年,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今天,中粮粮谷已发展成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企业。在全国拥有43家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基地,年稻谷加工能力达513万吨,年小麦加工能力达771万吨,年大麦加工能力83万吨,年面条加工能力24万吨,均居行业领先地位。

       营销遍布海内全球:中粮粮谷大力铺设全球营销网络,服务国家宏观调控,当国家需要时,中粮粮谷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保障主粮产品随时“调得出、供得上、吃得好”,维护口粮绝对安全。目前,旗下产品已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覆盖20万个营销网点;建立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快速便捷的主粮加工链和物流供应链。

       服务国人消费升级:中粮粮谷通过精选优质品种、基地种植监控、全球样板工厂加工、专业技术管理、严格质量管控、高效物流体系、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建立了覆盖完整、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放心的好产品,满足国人对主粮产品消费升级的需求,用心守护14亿国人餐桌上的幸福。

       品牌引领驱动发展:中粮粮谷福临门和香雪的米面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品牌价值及影响力不断提升。“福临门“品牌被评为“中国米面类第一理想品牌“、“中国顾客满意度最高的大米品类品牌“,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大米类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多次举办有行业影响力的中粮福临门开耕和开镰文化节,传播中国传统米面主食文化。

       在中粮集团“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下,中粮粮谷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力争实现经营量突破2000万吨,夯实运营管理能力,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逐年提升,勇于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担,为亿万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米面主食和优质食品原料。

中粮油脂

中粮油脂是中粮集团核心主业之一,主要从事大豆、菜籽、花生、棕榈油等油脂油料的加工、仓储、贸易、分销业务, 生产并销售“福临门”食用油。 

       中粮油脂旗下共有33家工厂,分布在13个省、市、自治区,年压榨能力约2600万吨,精炼能力超700万吨,灌装能力超过500万吨,形成了“东部沿海”、“中部沿江”和“西部内陆”的产能布局。

       中粮油脂是“福临门”牌小包装油、“福掌柜”牌中包装的生产商,还拥有“四海”、“喜盈盈”等多个知名粕类品牌。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销售食用油、蛋白粕等各类产品超2300万吨。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诉求,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粮油脂一直追求的目标。“诚佑国计,福祉民生”是中粮油脂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客户和消费者的郑重承诺。中粮油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实现世界一流油脂公司的目标将不断砥砺前行。

中粮生物科技

国内规模、技术领先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并致力于成为最优秀的营养、健康、低碳、环保的生化制品提供者。 

       中粮生物科技以产自东北地区“黄金玉米带”的优质玉米为主要原料,提供食品配料及食品添加剂的解决方案式服务,同时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生物质材料。

       中粮生物科技资产规模超180亿元,具有近70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燃料乙醇、食用酒精、酒精消毒液、味精、柠檬酸、聚乳酸等。旗下20余家企业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天津、河北、安徽、上海、湖北、四川、广西以及泰国等地。

       中粮生物科技拥有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进行工程化研究,为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关键技术,各项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向市场。

       截至目前,中粮生物科技已累计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项,已获得授权专利560余项。

中粮糖业

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外制糖、食糖进口、港口炼糖、国内食糖销售及贸易、食糖仓储及物流、番茄加工业务。 

       中粮糖业(股票代码:600737.SH)在国内外具有完善的产业布局,拥有从国内外制糖、进口及港口炼糖、国内销售及贸易、仓储物流。

       在国内甘蔗、甜菜制糖领域,是服务“三农”,提升国内糖业种植、加工能力的积极力量。在国外制糖领域,有澳洲Tully糖厂,年产30万吨原糖;在进口及港口炼糖环节,中粮糖业作为国家食糖进口的主渠道,年自营及代理进口量约占中国进口总量50%,具有150万吨/年的港口炼糖厂,是衔接海外资源与国内市场的桥梁;在国内食糖贸易和仓储物流环节,中粮糖业是国内规模较大的食糖贸易商之一,在国内主销区有21家食糖仓储设施,仓储能力200万吨以上,是服务用糖企业、促进国内食糖流通的主力军。

       中粮糖业番茄业务主要从事生产及出口大包装番茄酱,并向上下游延伸,涉足农业和番茄制品、番茄保健品业务,构建了从种子研发、种植、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番茄制品产业链,旗下16家番茄制品企业年产能合计30万吨。

中国纺织

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创建于1949年8月1日。公司成立七十余年以来,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开拓创新,逐步从一家传统的纺织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成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品牌声誉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棉花、羊毛、化纤贸易、棉纺织品研发与生产、印染面料、服装贸易与国内零售、海内外展览等。

       公司拥有分布在海内外的棉田、棉纺厂、印染厂、针织及梭织成衣厂,是中国位居前列的棉花贸易商,2019年公司棉花经营量突破百万吨;是中国棉花交易市场发起人之一,纺织印染生产能力居亚洲同行业前列,同时还是国内位居前列的专业制服供货商。公司在棉纺织领域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是多项国家标准的起草者,是特种纱线的主要供货商之一。举办的AFF(亚洲服装展)展会是日本市场上规模、专业性都位列前茅的纺织服装OEM·ODM展会。

       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目前,公司正按照“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巩固、升级、转型、稳定、突破”的发展思路,肩负起“成为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的主力军,智能、绿色、环保工厂的践行者”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力提升企业在行业的活力、影响力、控制力,为成为世界一流棉花纺织企业而努力奋斗!

中粮科工

农粮食品和冷链物流行业工程技术服务商和高端装备供应商。 

       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粮食品和冷链物流行业工程技术服务和高端装备供应的科技型企业,持续60余年专业从事小麦、稻谷、油脂油料、玉米、饲料、肉制品等大宗农产品物流、冷链、储藏、加工及深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工程总承包、工程监理及成套机电设备供应等业务。

       坚持“以集成技术和装备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农粮食品工程技术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秉承为客户、行业提供最佳投资回报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使命,紧密围绕工程建设需求,开展专项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技术进步,并建成了行业内唯一一家以粮食工程装备为研究内容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粮酒业

努力打造“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 

       中粮酒业全称是“中粮酒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下属的专门经营酒类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国产葡萄酒、白酒、黄酒和进口葡萄酒、啤酒及烈酒等多种酒类的生产、贸易和营销,旗下拥有“长城”“华夏”“桑干”“五星”“酒鬼”“内参”“雷沃堡”“孔乙己”等众多知名产品品牌及进口酒商号品牌“名庄荟”。

       “长城”葡萄酒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瓶符合国际标准的干白、干红及传统法起泡酒,奠定了中国葡萄酒产业正规化、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葡萄酒领导品牌,“长城”葡萄酒在布鲁塞尔、品醇客、伦敦等多个国际专业评酒会上捧得最高奖。“国有大事,必饮长城”,“长城”葡萄酒频频亮相上海世博会、博鳌亚洲论坛、APEC领导人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成为代表中国款待世界的“美酒名片”。

       “酒鬼酒”(股票代码:000799.SZ)是中国馥郁香型白酒的始创者和中国文化酒的引领者。2021年,馥郁国标正式发布,酒鬼酒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酒鬼酒旗下拥有“内参”“酒鬼”“湘泉”三大品系,依托“地理环境的独有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包装设计的独创性、酿酒工艺的始创性、馥郁香型的和谐性、洞藏资源的稀缺性”六大优势资源,成就了其中国馥郁香型白酒领袖品牌的地位。

       名庄荟以“美酒天下,美好生活”为使命,始终聚焦“以连锁渠道为核心,以为国人提供中外名酒”为已任,旗下汇聚葡萄酒、进口烈酒、名优白酒、低醇饮品四大核心品类。从上游供应端、到中游运营管理体系、到下游全渠道营销,遵循“专业团队、严苛选酒、严格品控、严谨服务”的管理标准全程把控,满足日益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消费需求。

       “孔乙己”为“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位于黄酒之乡绍兴鉴湖之畔,在恪守传统手工酿造工艺的同时,导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创新的科研技术引领黄酒新风尚,大单品“茴”字酒及高端新品“锦鳞游”荣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以高颜值、高品质、新风味重新定义黄酒,赋予其新的内涵。

       中粮酒业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品牌引领、深化改革、从严治企,深入推进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打造超级单品组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多品牌、多酒种、多国别,着力将中粮酒业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酒类公司”,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粮可口可乐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简称中粮可口可乐)由中粮集团和可口可乐公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合资组建,于2000年正式成立,其中中粮控股65%,可口可乐占股35%,是中国区唯一一家中方控股的可口可乐装瓶集团(由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该公司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品牌消费品公司),拥有员工近2万名。 

       中粮可口可乐拥有20家装瓶厂,经营19个省级市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四川、重庆、内蒙、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湖南、贵州),覆盖了81%的国土面积和49.4%的中国大陆人口。

       通过与可口可乐的装瓶合作,中粮可口可乐在区域内生产、配送、推广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汽水、果汁、果奶、水、功能水、咖啡、即饮茶、能量饮料等10大品类产品,涵盖24个品牌,其中有12款产品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中粮可口可乐是可口可乐全球发展最迅速的装瓶合作伙伴之一,成立十年便成功跃入并始终保持在可口可乐全球十大装瓶集团之列,目前在全球装瓶合作伙伴中排名第六。在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为股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中粮可口可乐从未忘记肩负的责任——视产品质量为第一生命,多年来质量分数一直位列可口可乐中国区前茅;通过工厂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项目将所用能源返还自然;在救灾、教育、妇女支持等领域长期投入,助力社区繁荣发展;推广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让上亿消费者从中受益。

       赓续红色基因,奉献健康食品,共创永恒价值,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的食品饮料集团世界级装瓶集团的中粮可口可乐愿和您一起携手努力,共创美好明天!

中粮家佳康

是中粮集团旗下的肉类业务平台。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及屠宰分割、生鲜猪肉及肉制品生产、经销与销售,及肉类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禽肉及羊肉)进口分销。 

       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中粮旗下的肉类业务平台,并于2016年11月1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01610.HK)。家佳康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及屠宰分割、生鲜猪肉及肉制品生产、经销与销售,及肉类产品(包括猪肉、牛肉、禽肉及羊肉)进口分销。作为中国领先的全产业链肉类企业,本公司把握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在全国形成战略性布局,使生猪养殖和生鲜猪肉规模增长迅速;我们秉持“引领行业安全标准、保障国民肉食安全”的经营理念,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肉类产品,“家佳康”冷鲜猪肉、“万威客”低温肉制品在主要一二线城市知名度不断上升。

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以“中国茶,选中茶”为品牌主张,以“好茶在中茶”为经营理念,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为使命,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茶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

       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茶公司是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019年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2021年入选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经营规模多年来位居茶行业百强前列,“中茶”牌多次入选“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中茶”牌产品多次以“国茶”身份保障重大国事活动。成为代表中国、享誉国际的一张名片。

       中茶公司持续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做标准、做链条、做技术、做品牌、做渠道、做产品”为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深化机制改革,提升品牌营销,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带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做标准方面,中茶公司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地方茶叶标准,成功入选企业标准领跑者,并建立中茶技术委员会,编写了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白茶、普洱茶、黑茶、六堡茶、袋泡茶9个产品标准,树立了陈年白茶、陈年黑茶、陈年六堡茶、陈年普洱茶、陈年乌龙茶5个技术鉴定规范,以高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做链条方面,中茶公司从茶园到茶杯,实现全产业链管控和产业布局,在福建闽北乌龙茶、红茶产区、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普洱茶和红茶产区、浙江千岛湖、西湖绿茶产区、安徽黄山绿茶产区、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产区、广西梧州六堡茶产区、湖南安化黑茶产区、广东潮州凤凰单丛产区建立标准化茶园基地,全面掌控优质茶叶资源,可控茶园达到17万亩。同时中茶公司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安徽、浙江六大产区,拥有16家茶叶生产工厂,实现各个茶类、各种产品形态的产能布局全覆盖,年产能超3万吨。

       做技术方面,中茶公司旗下拥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及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茶叶大师和28位高级专业技术大师,是普洱熟茶加工技术、新工艺白茶加工技术、红碎茶加工技术、速溶茶加工的开创者。近年来,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合资成立中茶科技公司,通过开展茶叶成分、风味及健康功效的应用研究,开发或引入标准化加工、发酵技术等新型关键加工技术,形成一个国内领先的商业化茶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专业实验室、大型综合研发体验中心,推进现代化发酵工艺升级应用,不断探索茶叶深加工萃取技术,持续带动行业优化升级。

       做品牌方面,1951年中茶公司确立了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 “红八中”商标,商标设计为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四周环绕着红色的“中”字,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有“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红八中”商标成功走出国门,通过民间贸易,打破贸易隔阂,促进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的外汇储备,以出口换进口,给新中国进口战略物资及引进机械设备提供了基础条件,第一次为新中国的茶叶品牌树立了旗帜,从第一个“红八中”茶商标开始,几代中茶人不断奋斗砥砺前行,创造了畅销海内外的“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蝴蝶”、“猴王”、“百年木仓”、“龙冠”等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做渠道方面,中茶公司建立涵盖经销批发、门店连锁、电商、现代特通的渠道格局,在全国拥有2300余家门店,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店铺42家,连续多年双十一销售名列前茅。同时中茶公司形成“大本营市场+重点销售战区”的区域格局,满足各区域消费者个性化饮茶需求,做深做精区域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大品牌产品出口,在欧洲、东欧、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北美、日本、非洲等海外市场积累了大量战略客户,让好茶遍布海内外。

       做产品方面,中茶公司以“好茶在中茶”理念坚持匠心工艺,经营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普洱、黑茶、绿茶等全品类茶叶产品,打造出“金中茶”、“印级普洱茶”、“黄罐老枞水仙”、“海堤红茶1号”、“龙冠龙井”、“老树白茶”、“梦蝴蝶花茶”、“百年木仓黑茶”、“外贸大萝茶”等经典产品,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FSSC22000、HACCP、 AEO高级认证、UTZ认证等各类体系认证51项,为消费者打造安全放心产品。中茶公司利用自身对茶叶原料品质控制和拼配技术的优势,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茶饮原料供应商,是统一、农夫山泉等国内主要茶饮料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中茶公司将坚守“为国谋茶”初心,在“十四五”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发展聚集带动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升级,真正成为世界领先的茶叶企业,将茶叶这一最古老而又极富魅力的天然健康饮料奉献给消费者,让中华茶文化弘扬四海。

蒙牛乳业

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乳制品企业,自2017年以来稳居全球乳业十强阵营。 

       蒙牛乳业(简称“蒙牛”)1999年成立于内蒙古自治区,总部位于呼和浩特,是全球乳业七强。2004年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02319.HK),是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

       蒙牛专注于为中国和全球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美味的乳制品,形成了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品类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拥有特仑苏、纯甄、冠益乳、优益C、每日鲜语、蒂兰圣雪、瑞哺恩、贝拉米、妙可蓝多、爱氏晨曦等明星品牌。在高端纯牛奶、低温酸奶、高端鲜奶、奶酪等领域,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除中国内地外,蒙牛产品还进入了东南亚、大洋洲、北美等区域的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蒙牛在国内建立了41座生产基地,在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建有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工厂总数达68座,年产能合计1000多万吨。蒙牛着力整合优质资源,先后对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进行战略投资。目前,蒙牛在国内拥有合作牧场1000余家,日均收奶超2万吨,生鲜乳100%来自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同时,蒙牛积极布局海外高品质奶源,在澳大利亚拥有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机婴幼儿食品商贝拉米。

       蒙牛在北美、欧洲建有跨国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在饲草料种植、养殖与加工、乳业基础科学、产品创新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智能制造、原奶保鲜、益生菌、质控技术等领域实现长足进展。蒙牛持续完善“从牧草到奶杯”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覆盖养殖、加工、物流等各个环节,全封闭监控生产、全流程动态检验,确保每一包牛奶质量过硬、品质上乘。

       蒙牛一流的品质与品牌价值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是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乳品合作伙伴、北京环球度假区官方合作伙伴。

       蒙牛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围绕可持续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业责任、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负责任的产业生态圈、营养普惠的卓越产品五个方向,全面推进“GREEN”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奶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并率先发布行业领先的双碳战略目标,明确2030年前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转型。2022年,蒙牛MSCI ESG评级跃升至“A”,为中国食品行业最高等级,并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第一名。

       “十四五”时期,蒙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中国乳业发展新格局,制定“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战略规划,努力将蒙牛打造成为消费者至爱、国际化、更具责任感、文化基因强大和数智化的世界一流企业。面向未来,蒙牛将以“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为使命,以“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爱,营养二十亿消费者”为愿景,坚持“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异想才能天开、让牛人绽放、正直立本诚信立事”的价值观,用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中国乳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制造打造新的“金字招牌”。

我买网

       中粮我买网创办于2009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食品垂直电商平台,依托中粮集团在全球的产业链布局,将海内外健康、美味、便捷、愉悦的食品和贴心的服务奉献给用户。

       中粮旗下食品供应链电商,将“中粮制造+中粮优选”好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奉献给消费者,打造“全球产业链,用心好产品”。

       中粮我买网创办于2009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化食品电商平台,也是中粮集团品牌食品战略总出口。作为中粮集团旗下食品供应链电商,依托中粮集团在全球的产业链布局,将海内外健康、美味、便捷、愉悦的食品和贴心的服务奉献给用户,以S2B2C模式将“中粮制造+中粮优选”好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奉献给消费者,打造“自然我买 精致生活”的价值理念,服务于新兴中产阶级家庭。

       中粮我买网坚持高质量发展,做好中粮集团食品电商平台品牌运营商,认真贯彻“要粮于山”“要粮于海”战略,用心打造“自然我买 精致生活”,自有产品品类涵盖粮油副食、休闲零食、生鲜水果、鱼肉蛋奶等多品类,产品品牌包括:健康厨房食品品牌“悠采”、健康食品品牌“时怡”、天然食品品牌“山萃”、 以“Made for China”为价值主张的进口食品品牌“MFC”。同时打造封闭、半封闭渠道S2B2C食品供应链运营,为客户提供中粮产品一站式供应解决方案。

中粮包装

中国最大的综合消费品包装集团之一,现已形成铝制包装、马口铁包装、塑胶包装三大类产品,深度覆盖各类啤酒、饮料、食品、日化等消费品包装市场。 

       中粮包装(股票代码:00906.HK)定位于中高端的消费品包装客户群,通过多产品组合,并不断完善区域布局,目前已拥有40多家境内外营运子公司,覆盖中国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东北地区及西欧市场,贴近下游旺盛消费市场和重点客户分布区域。

       中粮包装拥有先进的CNAS认证国家级包装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具备金属原材料、成品包装、食品安全、化学腐蚀等数个专业的实验检测能力,取得了UV印刷、自动化视频检测、环保余热利用等多项技术突破。主导制订多项国家标准,拥有335项技术专利,深度整合“产、学、研”资源,引领包装行业向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转型升级。

中粮资本

中粮集团旗下运营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及投资平台。 

       中粮资本是中粮集团旗下运营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及投资平台,成员企业包括中英人寿、中粮信托、中粮期货、中怡保险经纪、中粮产业基金、中粮资本(香港)、深圳明诚金融、中粮金科和龙江银行,总资产超1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中粮资本以数字化为发展战略,在做好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着重拓展供应链金融、农业金融和康养金融三大创新业务,产融结合,融融结合,立足中粮集团产业链,打造以服务民生为特色的综合金融平台。

       2022年8月18日,中粮资本上线“粮小财”会员生态平台,连接中粮资本成员企业面向个人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引入中粮集团健康优质的粮油食品,打造中粮特色的财富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全新的财富生活体验。

       中英人寿规模与利润均稳居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第一梯队,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多渠道及数字化保险公司。

       中粮信托依托中粮集团产业链,积极探索创新产融结合和农业金融新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

       中粮期货以“一体两翼”为发展战略,夯实经纪业务,着重拓展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特色衍生品金融服务公司。

       中怡保险经纪是首家获准在中国境内从事保险、再保险经纪和风险管理咨询业务的中外合资保险经纪公司,是中国市场客户信赖的风险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粮产业基金坚持赋能式投资策略,是中粮集团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中粮资本(香港)是中粮资本布局国际业务的桥头堡,致力于成为优秀的财富管理和产业基金管理公司。

       深圳明诚金融是中粮资本管理的创新投融资金融服务平台,公司聚焦跨境金融和新兴产业投资。

       中粮金科是专注于农业及粮油食品垂直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

       龙江银行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将金融和农业产业链相结合,开创了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大悦城控股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投资和管理平台,旗下拥有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定位“城市运营商与美好生活服务商”的战略方向,肩负“创造城市永续价值,追求可持续性幸福”的企业使命,力争成为更具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美好生活创造者。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悦城控股”)是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投资和管理平台。中粮集团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之一,2022年名列世界500强企业榜单第91位。大悦城控股前身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0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031.SZ),于2005年被中粮集团收购,更名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初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形成“A控红筹”架构,旗下拥有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7.HK)。

       大悦城控股坚持“双轮双核”的发展模式,以“持有+销售”双轮驱动,稳健发展;以“产品+服务”双核赋能,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大悦城控股定位“城市运营与美好生活服务商”的战略方向,肩负“创造城市永续价值,追求可持续性幸福”的企业使命,力争成为更具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美好生活创造者。

       大悦城控股持续驱动多业态立体联动,助力城市升级与服务,业务覆盖商业、住宅、产业地产、酒店、写字楼、长租公寓、物业服务等领域,布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等30余个一、二线核心城市,总资产超2100亿元,构建起了业态类型丰富、城市布局完善、资产结构均衡、集人民美好生活场景于一体的“大悦”生态圈。

       在商业地产领域,大悦城控股通过“2+X”的产品线组合模式,以大悦城和大悦春风里为标准产品线,结合祥云小镇、悦街等非标产品,以城市新兴及成熟中产为核心客群,通过不断创新线下场景体验和大数据系统,实现精细化运营,现已在全国超20个城市布局,在运营、在建项目总数40余个,已经成为引领城市居民消费和生活方式升级的明星力量。

       在住宅地产领域,大悦城控股秉承“悦见生活之美”的产品理念,成功打造了壹号系列、祥云系列、锦云系列及鸿云系列四条品牌住宅产品线,以高品质生活空间及服务,满足不同人生阶段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产业地产、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创新发展和优质投资领域,大悦城控股聚合跨行业资源,创造共赢营商环境,为科技、大健康等国家重点战略行业提供优质保障;依托独有的3C智慧运营体系,助力企业高效运转,推动物业及所在区域价值不断提升;创新打造大悦酒店(Le Joy Hotel)品牌,为商旅菁英人群提供个性居住体验;顺应“租购并举”政策,推出长租公寓品牌大悦乐邑,满足居民租住生活需求。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大悦城控股将不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实现内涵式增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与美好生活共同前行,与城市发展共同前行,与时代梦想共同前行。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企业为主体的、针对中国人的营养需求和代谢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以实现国人健康诉求的研发中心。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作为中粮集团核心研发机构,以“立足生命科学、致力营养健康,服务产业链、研发好产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使命,以“创新超越客户诉求,科技引领健康中国”为愿景,以全方位支撑集团产业发展为中心,采用开放创新和自主研发两种模式,围绕“以营养健康为核心的产品开发”“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技术开发”开展研发创新工作,打造了一个集聚创新资源的国家级开放式研发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科交叉互补、年轻有活力、文化多元的粮油食品领域创新团队,成为了国家粮油食品科技战略的执行主体。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成立以来,获得了一系列平台资质,为集团的研发创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拥有国家级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15个,包括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粮养天下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培训机构和考核基地、国家粮油质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天然产物国家标准样品定值实验室、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老年营养食品研究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农业部糖料与番茄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物液体燃料研发(实验)中心、中国工程院科技知识中心营养健康分中心、食品加工技术与食品营养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众创空间、粮养天下星创天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中国-澳洲未来乳品制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与技术应用分会挂靠单位;牵头成立营养健康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军民融合食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三合一认证。

       此外,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还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首都文明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科技兴粮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员实践活动基地”、中国粮油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所属国贸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亦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十三五”期间,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围绕我国粮油食品领域重大需求,发挥国家粮油食品科技战略执行主体作用,牵头承担“大宗油料适度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与示范”“特殊保障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创制”“传统杂粮加工关键新技术装备研究及示范”“粮食污染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等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3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是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最多的粮油食品企业。

       面向“十四五”,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落实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健康中国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集聚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粮油食品行业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邮箱:chinaqsnet@163.com 技术支持:010-64256199 监督电话:010-8465025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Copyright © 2023 《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质报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市先平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2021002308号
扫码关注微信号
扫码关注抖音号
扫码关注强国号